进入币圈前,曾是一个初中文凭、装卸货物的工人。没钱的时候,喝1块钱的矿泉水还要借钱。从2017年开始

命运 块钱 工人 币圈 炒币 2024-01-05 54

摘要:2013年时,帕尔默抱着开玩笑的心态发明了“狗币”,到了2017年,市值达到了20亿美元。那段时间,在散发着霉味的地下室里,他每天盯20个小时的K线图,连上厕所都抱着电脑,只睡4个小时的觉。朋友所说的“好日子”,指的是2017年9月底到12月初短短3个月里,比特币涨到了历史上的最高点,12万5千元一枚。...

最近天天失眠,全是一条曲线惹的祸。

这条曲线是比特币兑换人民币的价格变化图。如果把这条曲线比作山峰,恐怕很难在现实世界里找到如此陡峭的山体。在2017年11月,比特币只用1个月,从一枚5万元暴涨到12万元的“山顶”。在那之后,它又从“山顶”坠落,在两个月里,一度跌回5万元以下。

今年春节,这条曲线向上稍有爬升,但在2月22日这一天,再次下跌近万元。

“市场对韭菜们的收割开始了。”愁眉苦脸。在暴跌行情里,他经历几次爆仓,所有数字货币化为乌有。

他自称是币圈里的“小韭菜”。进入币圈前,他是一个初中文凭、装卸货物的工人,每个月工资2800块。没钱的时候,喝1块钱的矿泉水还要找人借钱。从2017年开始“炒币”之后,在两个月里赚了120万元。他差一点真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。

如今,这个百万富翁“一夜回到解放前”。但狂热之中,谁都不愿意相信自己是最后的那根韭菜。

发大财

“币圈XX”,告别了3年前的那个“打工XX”。

他废弃了打工时常用的qq号,丢掉用了多年的烂手机,买了一部iphone7plus,还拥有了一台1万多块钱的顶配台式电脑。

现在,“币圈XX”的微信里有数百个群,并且“非币圈人不加”。在其中一些群里,他还是意见领袖,常常发表对行情的判断,以指引新进场韭菜们的投资方向。有人还喊他“老师”或者“前辈”。

实际上他并不老。他出生于1992年,父母都是江西的农民。初中毕业后,他南下去东莞打工,在一家工厂当仓管员。他身材瘦弱,不善言谈,常常被安排最重的活,“每天在满是灰尘的地下仓库里搬东西”。

2015年,他被女网友骗入杭州的传销机构,逃出来后,又加入了一种名为“资金盘”的庞氏骗局,为此透支多张信用卡和现金贷,总共有30万元。到了2017年春节,他躲在外地不敢回家,只能靠吃泡面度日,因为通讯录里的所有亲友都收到了催债短信。

“要是没有比特币,我可能这辈子都翻不了身。”他说。2017年,一个以前一起陷进骗局的朋友找到他,说“玩资金盘已经过时了,现在流行的是炒币”,还说赚了100多万,邀他一起过去“发大财”。他想都没想就去了。

朋友给他租了一间地下室当工作室。第一次去时,他在地下二层拐了10个弯才找到自己的房间。屋里十分之一的地方,被暴露在外的热力管道占据。

朋友在那里给曾文上了一次“虚拟货币课”。地下室里特有的霉味,让他想起当年听传销课时同样破旧的屋子。朋友跟他解释什么叫比特币,讲“去中心化”和“区块链”,他都似懂非懂。直到朋友说“做这个比干传销挣钱多了,还不犯法”,他才激动得连连点头,因为“越难懂,相信的人越多,而且听不听得懂不重要,重要的是能赚钱”。

他太渴望赚钱了。当初注册现金贷的手机,他一直不敢开,不然银行和催债的人会把电话打爆。朋友借了他5000块钱,他就用来炒币。

2017年,比特币上万块钱一个,他炒不起,就去炒其他的山寨币。他用朋友淘汰的一台笔记本电脑,低价买币,高价卖币,自学“波段操作”和“杠杆交易”。

“慢慢就明白了币圈是怎么回事,懂不懂区块链根本一点关系都没有,主要就看哪个币会宣传,哪个币就会涨。”他说。

他看到的最显著的例子,就是澳大利亚的杰克逊·帕尔默创造的“狗币”。2013年时,帕尔默抱着开玩笑的心态发明了“狗币”,到了2017年,市值达到了20亿美元。

他也炒过狗币”,“一个开玩笑的根本没什么实际作用的币,一样能涨几百倍。这可确实比传销好赚钱多了。” 那段时间,在散发着霉味的地下室里,他每天盯20个小时的K线图,连上厕所都抱着电脑,只睡4个小时的觉。

2017年是比特币的狂热之年,全年最高涨幅达到1700%。“基本上每天挣两台iphoneX的钱。”他说。

2016年底到2017年10月期间比特币币值一路飙升,冲破6000美元。数据来源/美国彭博

那段时间,他过上了打工时梦寐以求的生活,他基本实现了吃饭自由和买衣服自由,“想吃什么菜就吃,想买多少钱衣服就买”。以前为了几块钱在QQ里转发各种广告,现在跟人在微信里“谈投资项目”。

他实现了许多人生中的“第一次”。第一次去洗脚店洗脚、第一次买iphone、第一次坐飞机、第一次参加币圈聚会……他还清了全部债务,给家里买了电视机、电冰箱,还给父母买了养老保险。

相比物质上的“脱贫”,精神上的改变更让他振奋。“以前在工厂里打工,别人不会拿正眼看你,甚至都懒得知道你的名字。”但现在,他参加币圈人组织的聚会,“坐在过去只有参加婚礼才有机会坐的酒桌上吃饭”。说话时,别人会认真地看着他的眼睛。

一夜返贫

暴富的感觉让他沉迷。他专门回去见了3年前一起打工的工友,对方在他最困难的时候请他喝了一瓶1块钱的矿泉水。他一直记在心里。

对方还是老样子,干着和以前同样的工作,3年里工资上涨了200块钱。他们在厂子附近的餐馆里吃了饭,他点了几道店里最贵的菜,买了单。离开时,他感叹,“两人已经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”。

“从前我过惯了穷日子,觉得那样生活下去没什么,直到炒币后,心里才多了一种感觉,这种感觉以前没有过。”他把这种感觉总结为“希望”。

“人一旦有了希望,就会努力想过更好的生活。”以前在工厂打工,存10万块需要10年,这让他几乎看不到希望。但如今,他在两个月里就挣了120万,仿佛一下子进入了新世界。

这几乎是那段时间里比特币给很多人的共同感受。北京的朋友早在2012年就听说了比特币,那时用显卡就能挖到比特币,100多元一个。他当时只是大学生,抱着好玩的心态买了5个,等涨到了1000块一个的时候卖了,之后就再也没关注过比特币。

直到2017年比特币涨到了人尽皆知的价格时,他才想起来,并且后悔不已。他感觉曾经离新世界的大门只有一步之遥,可惜最终没有跨进去。到了他参加工作,并且比特币已经涨到了10万块钱一个的时候,决定重新进入这个市场。他用准备买车的钱,买入了两个比特币,小心翼翼地记下私钥,决定等它们涨到100万一枚的时候再卖。

更多人在见证了比特币造就的“奇迹”之后跑步进场。根据coinmarketcap网站资料显示,在2017年1月,虚拟货币全球总市值为176亿美元,一年后暴涨46倍,达到8138亿美元的最高点,与苹果公司市值相当。

朋友也是在这一时刻入场的,他付费加入了一些“炒币大佬”们的群,很快被刷新了三观,“我自己也炒股,股票要是收益率有20%,我就高兴得跳起来了,但这在币圈还不及一个零头”。

“币圈里面,一个人炒币从‘屌丝’到上亿身价的故事比比皆是,我突然觉得以前勤恳工作简直是在虚度人生。”他辞了职,卖了房子,变现了100万,然后投入到币市里,用10倍杠杆做起了期货。

他坚信自己不是韭菜,而是“拥抱未来的人”。他买了四台电脑,分别用来看不同币种的价格走势,又用上了3部手机,一部用来接收群里的信息,一部用来接电话,还有一部用来接收最新的咨询推送。

但现实是残酷的。在岁末年初的多次震荡中,他接连爆仓。

他也在这一时刻遭遇爆仓,3000多个ETC和7个BCH虚拟货币顷刻间化为乌有。赚钱的账户数字是红色的,而亏损的账户数字是绿色的。他的账户里多了几个巨大的绿色的0,意味着他又回到了一无所有的状态。

“那几天整个人像僵尸一样,盯着天花板整晚整晚地发呆。”只有在饿了时,他才会动一下手机,点一份外卖。现在,一度不再考虑的事情又浮现在他脑海里,比如每个月要交的100块钱手机话费和1500块钱的房租该从哪儿弄。

他只好回到老家。考虑再三,他觉得还是应该跟父母坦白,说自己亏了120万。父母把眼睛瞪得老大,半天没反应过来,“啥?120万?”

“那天我爹差点心脏病发了,赚钱的时候觉得我很有出息,现在又觉得我很没用。”他说。

到了2月5日这一天,比特币一路下行,相比于最高点,跌到了约45000元一枚。虚拟货币的全球总市值蒸发了约5000亿美元。

能否东山再起?

迅速返贫后,另一个坏消息是,他发现他“已经回不到过去的生活了”。

多年的打工经历,使他养成了不自觉关注招工广告的习惯,但他很沮丧地发现,再也没法像以前那样干活儿了。

“这就像你抽惯了20块钱的烟,再抽回2块钱一包的烟就不习惯了。”曾文说。临近过年,他本可在当地工厂找份工作,但一想到就在1个月前,1天就可以赚打工1年赚的钱,又想到在尘埃中搬砖的经历,他就“不甘心得想哭”。

他不想就此放弃,把“好日子”的回忆当成燃料,劝自己坚持下去。他反复地谈起此前经历的那些“第一次”。比如第一次洗脚时,他一下子付给服务员1000块钱,后来还和对方一起去KTV唱歌,在旋转的闪灯下,两人摇骰子、喝啤酒。

“当时很快乐。”他说。以前在工厂,平均10个工人里只有2个女生,他很少有机会同异性说话,也不太敢。有女生陪他一起唱歌,还愿意听他讲故事,这让他很开心。但这段回忆最后“断片儿了”,因为他过去打工时喝酒的机会太少,酒量没练出来,很快就喝醉了。

朋友没法靠回忆坚持,因为他“从一进入币圈,比特币就一直跌,就没有快乐的时候”。微信聊天时,他发出的最多的表情,是一张从电视剧《神探夏洛克》里截取的夏洛克跳楼的动态图片。

“好日子没了。”朋友所说的“好日子”,指的是2017年9月底到12月初短短3个月里,比特币涨到了历史上的最高点,12万5千元一枚。

币圈的知名财经博主XX ,在微博上有10万粉丝。他形容那段疯狂的时间,“当时所有币圈的人几乎都默认,只要买新出的币,就肯定会涨”。

他觉得比特币的暴涨都是相似的原因。币圈开创了“炒空气”的先河。“现在的币有一千多种,99%都是在炒空气。”他说,“很多虚拟货币都是国内人搞的,团队请人写个白皮书,吹得天花乱坠,再随便建个官网,放几个外国人头像,然后就开始在电报群、微信群里拉人了,所谓的项目都只是空气,但就算知道是空气,也都有人去买。”

在内部的乱象之外,外部的政策也在打击虚拟货币。国内在2017年年底陆续发布关于比特币的禁令,加上全球多个国家对比特币进行管制,导致接下来的暴跌。

不过那些风雨没击垮一些人长期持有比特币的信心。一份“守币人宣言”在币圈的忠实信众间流传:“利空将至,我从今开始守币,至死方休。我将不抛币、不套现、不做空。我将不看价格,不问涨跌。我将尽忠持币,生死不抛。”

就是这样的“守币人”。对于监管政策,他说自己“不看、不管、不问”,已经进入了“佛性持币”的境界。支撑他的是一种类似于宗教般的信念,就是“区块链必将是改变未来的技术,比特币必将暴涨”。

他也一样。他觉得自己没有别的选择,只能选择相信。经历了爆仓之后,在2月6日这一天,他的全部资产仅剩1千多个山寨币,每个跌到1分钱。

尽管如此,他总觉得自己还能“东山再起”。春节后,他的虚拟货币资产回升到2万元,让他似乎又看到了希望。从此,“挣100万只是小目标了,2018年的目标是挣1000万”。

相关推荐